環境經濟領域國際會議的參與,高質量英文期刊的投遞,四六級、托福、GRE等語言測試的高分成績單,豐富的海外高校交換學習經歷……研會學術部于12月4日邀請到了故事的主人翁:楊瑄、楊子涵和黎靜霖同學,開展了一次英語學習寫作&出國交流經驗分享會。分享會上她們傾囊相授,干貨滿滿。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都有些什么獨家秘籍吧!
秘籍一:英文論文寫作及投遞
楊瑄同學分享了自己在英文學術論文寫作方面的經驗。她將論文的核心結構濃縮為 “IMRDC”( 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從寫作經歷中遇到的痛難點出發,舉例“5步法”演繹了優秀英文標題的打磨過程,并強調了引言在論文投稿中的重要“門面”地位。關于英文論文投稿,應時刻注意郵箱動態,保持與編輯部唯一聯系渠道通暢;針對修改期限較短的期刊,還應對期刊官網的動態保持高度關注,查看論文狀態;同時在投稿和修改稿附上中的Cover Letter還應注意禮貌用語和清晰表達。英文寫作沒有一朝一夕的速成法,在日常的學習中應總結典型句式,積累高級詞匯,厚積薄發。
圖為楊瑄同學論文剖析積累筆記
分享同學寄語:期刊虐我千百遍,我待期刊如初戀。Keep Calm. Carry On!
秘籍二:英語學習與應試技巧
楊子涵同學從基于學習目的角度,將英語學習劃分為了短期應試、單方面技能提升以及綜合能力持續提升三種類型,并進一步根據不同的目的建議了相應的技能提升點。關于閱讀,子涵同學用現場考題的方式,講解了長難句的層次把握方法,突襲的緊張感深化了同學們的理解。關于聽力,可借力相關軟件(如:Aboboo)輔助練習精聽,同時在word文檔輸出時,可以巧用審閱模式自我糾察反饋。在口語和寫作中應善于積累,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回答框架,善用信號句以明晰邏輯,強調重要觀點。關于應試,在長期備考中應從單詞和了解題型開始;短期提升應針對性地補短板,同時保持長板手感;抱佛腳的同學們可自行???,高質量復盤,分析提分點。
圖為長難句閱讀舉例示范
分享同學寄語:分數只是技能證明,長遠能力提升才是王道。
秘籍三:國外高校交流申請與學習經驗
黎靜霖同學以丹麥奧爾堡大學為例,詳盡地從目標院校的選擇、申請的考核方式、課程專業知識的對接、英語交流技能的儲備、自主生活能力的培養、心理素質的鍛煉等方面介紹了申請國外高校交流學習的流程及準備工作。同時分享了在奧爾堡大學的經歷:學習上,課程和項目方式并存,多任務導向型的小組討論,強調主動性學習,注重師生互動,考核方式多元;生活上,工作、學習和休息時間邊界清晰,城市塑料回收、垃圾分類等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位,環境研究技術先進。靜霖同學表示,丹麥的學習生活極大地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在文化交流中增加了文化自信,進一步明確了自我定位。
圖為黎靜霖同學線上分享截圖
分享同學寄語:聚焦當下,明晰自我,擺脫痛苦,堅定自己該做的事情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幾位同學的珍藏秘籍已悉數傳達,還請同學們抓緊修煉哦
注:本文文字及圖片均轉載自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